新聞涵蓋政治、經濟、軍事、科技、文化等眾多領域,長期以來,從公開的新聞報道中搜集情報是世界各國情報機關的慣用手段。美國、俄羅斯等國的情報官員曾公開表示,從新聞報道渠道獲取的情報數量占很大比例。
中央新聞媒體作為黨和國家新聞宣傳輿論引導工作的“國家隊”,始終與黨和國家各項事業(yè)保持著廣泛而密切的聯系,歷來是各方關注的重點。黨和國家重大活動的內容和安排大多涉及國家秘密,中央新聞媒體的新聞報道則成為一些國家和地區(qū)搜集中國情報的重要來源。宣傳報道好黨和國家政治、經濟、軍事、科技、文化領域的各項重大活動是中央媒體的重要政治任務,守好其中的國家秘密是中央新聞媒體義不容辭的責任。
新聞宣傳報道泄密有哪些渠道
一是擅自使用涉密文件造成泄密。少數新聞記者保密意識淡薄,在采訪過程中索要涉密文件資料,未經批準,擅自披露涉密文件資料內容造成泄密。某雜志社記者在一次全國重大政治活動中,采訪某中央政府部門負責人,發(fā)現桌上放有一份涉密文件,該記者未經采訪對象同意,拍攝了涉密文件,全文刊登在雜志上,造成泄密。二是發(fā)稿未經保密審查或保密審查不嚴造成泄密。某中央媒體承擔國家某項重大軍事活動的信息發(fā)布任務,軍方工作人員明確告知記者部分軍事裝備技術參數、軍事設施場景涉密,不能隨意發(fā)布。但該記者明知故犯,拍攝了部分尚處于保密狀態(tài)的新型武器裝備的外形,并在當地電視新聞中播放,被眾多境內外網站轉載,造成嚴重危害。三是隨意變更稿件刊登范圍造成泄密。某些新聞單位承擔著涉密稿件的編寫報送任務,由于保密意識淡薄,保密管理薄弱,導致涉密稿件知悉范圍擴大,甚至公開發(fā)表,造成泄密。如2010年,中央某部門召開國家某重大活動保障工作交流座談會(涉密),會議邀請了某媒體記者。該記者根據會議內容起草了一份內部參考報道,會議主辦方告知記者會議內容涉密較深,應注意稿件投放刊物的發(fā)行范圍。該記者稱,準備刊發(fā)的刊物也是涉密的,僅供部分領導同志參閱。隨后,該記者將報道初稿發(fā)至編輯室,該室編輯認為稿件內容略顯單薄,未予編發(fā)。該記者又將此稿發(fā)至另一編輯室,但未對此稿背景情況進行說明,最終刊登在了發(fā)行范圍較大的刊物上,導致知悉范圍擴大,造成泄密。四是采寫過程中保密管理不嚴造成泄密。如某媒體記者在參加一個中央領導出席的涉密會議過程中,嚴重缺乏保密常識,不但在會場上使用無線聯網計算機記錄會議內容,而且會后將會議材料整理工作交由實習生操作,未對其提出任何保密要求。該實習生將整理的涉密稿件擅自通過微信傳遞給同學、朋友,被轉發(fā)至朋友圈,最后被其他媒體刊登在新聞網站上,造成泄密。
正確處理公開與保密的關系
黨和國家重大活動中的國家秘密具有3個特點:一是國家秘密類型復雜多樣。例如,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的政府工作報告,一件事項就可能涉及政治、經濟、軍事、科技、文化、社會等各個領域的國家秘密。二是此類國家秘密在時間控制上精準度更高。黨和國家重大活動中的國家秘密解密時間很多是具體到某月某日,有些甚至精確到分秒。三是知悉范圍變化大。解密前有些事項可能是絕密,知悉范圍極小,有些核心事項只有極少數人知曉。解密后,可能會在短時間內,甚至瞬間被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,世人皆知。從解密時間和知悉范圍兩個屬性角度看,解密前后可謂涇渭分明,冰火兩重天。
一是保密事項和新聞內容的關系。國家秘密和新聞的共同點是二者都是信息,都以文字、圖片、圖像等形式承載和呈現,不同點在于國家秘密強調的是在規(guī)定時間內不允許知悉范圍外的人知曉,而新聞追求的是在最短的時間內讓更多人知曉。僅從這個角度講,國家秘密和新聞是完全相悖的關系。但在國家秘密解密后,經過記者采寫和編輯等環(huán)節(jié)的處理,以新聞語言的形式變?yōu)樾侣勑畔⒅螅非蟮氖窃谧疃虝r間內以最快的速度讓大家知曉。此時,國家秘密和新聞變?yōu)樗榻蝗诘年P系。二是保密與新聞公開的關系。公開是新聞的基本屬性之一,新聞只有公開,才能達到廣泛傳播的目的。而保密是隱匿,從本質上講二者是一對矛盾。在黨和國家重大活動的新聞宣傳報道中,公開必須以保密為前提,這是重大活動新聞報道要把握的一條重要原則。三是保密與新聞競爭的關系。新聞競爭主要代表新聞媒體的利益。在越來越激烈的新聞競爭中,獨家發(fā)布、首發(fā)新聞、新聞側記、背景解讀等一系列“私家菜”被開發(fā)出來并廣泛傳播,成為競爭的制勝法寶,新聞向“更快、更細、更深”發(fā)展。這個時候也最容易發(fā)生泄密。幾年前,國家金融主管部門召開調整儲蓄利率的會議,某報社發(fā)表了《利率調整問答錄》的文章,把國家將于一周后出臺的儲蓄利率調整方案提前發(fā)了出去,雖然搶得了獨家新聞,但造成嚴重泄密。黨和國家重大活動新聞宣傳報道應在不破壞國家安全和利益前提下,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,進而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。因此,新聞和保密在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方面,雖然途徑方法不一樣,但是目標是一致的,當二者發(fā)生矛盾的時候,應將保密放在首位,必要的時候,甚至要犧牲媒體的“賣點”。
嚴格遵守新聞保密工作的時空特點和規(guī)律
一是依法開展采編人員保密教育培訓。中央新聞媒體的工作性質要求新聞工作者必須嚴格履行保密責任,定期接受保密教育,必須從黨和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高度去認識保密工作的必要性、重要性和緊迫性。如果腦子里沒有保密意識,或者說沒有從思想上繃緊保密這根弦,那么,泄密是隨時可能發(fā)生的。因此,應定期對新聞采編負責人、終審發(fā)稿人、簽發(fā)人進行保密法和新聞出版保密規(guī)定方面的培訓,使其熟悉掌握相關保密條款和要求。
二是嚴格按照規(guī)定管控好涉密文件。涉密文件是主要源頭,應當嚴格按照規(guī)定控制知悉范圍、閱辦編輯場所和使用方式,做好閱覽、摘抄、預制稿件編輯的保密管理,特別是用于編寫涉密稿件的計算機、載體的管理。
三是做好涉密新聞采編過程管理。預防為主,是我國新聞出版保密工作的原則。所謂“預防為主”,就是要把工作做在前面,在布置報道任務的同時布置保密任務,將采編工作和保密工作同步考慮、同步安排。具體地說,就是要嚴格貫徹執(zhí)行《新聞出版保密規(guī)定》等新聞保密法規(guī)中提出的各條措施,將其融入采、寫、編、審、校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,把保密工作作為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納入整個工作流程。
四是對涉密內容信息做好技術處理工作。在發(fā)布刊登新聞報道時,將影響國家安全、利益和社會穩(wěn)定的因素剔除掉,只公布粗略的概況。如政府工作報告,可以公布審核通過的情況,不公布正在醞釀或者還未確定的事項等。
五是嚴格保密審查。新聞保密紀律中重要的一條,就是要堅持自審和送審相結合。這樣做既能有效保證新聞的信息含量和正確的輿論導向,又能起到保密防范作用。特別是對于一些政策性較強的熱點新聞,或是一些把握不準是否屬于秘密的內容,要主動接受被采訪單位的審查,自覺接受新聞業(yè)務主管部門的監(jiān)督審查。
(原載于《保密工作》2017年第7期)